王赛:《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09日 | ||
平凡的人生也有不一样的精彩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是我上大学时看的一部小说,那个时候这本书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火遍大江南北,虽然它的第一版已经在我还没出生时就已经发行,虽然它在很久之前就获得了矛盾文学奖。不得不说,也是经由它拍出的电视剧让这本书着实又火了一阵子。 趁着这段时间的读书活动赶紧又重温了一遍,愈加品出书中的更多内容,真正的好书是会让你迫不及待想要读完的,路遥笔下的人物被刻画的栩栩如生,场景描述细致,文字朴实感人。文章一开头那段冬景的描写,才最吸引人,让人迅速投入到作者描写的那个时空,身临其境,仿佛亲眼看到一般。这也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有很强烈的代入感和画面感,让人总有想一口气读完的冲动。 路遥的文笔算是相当流畅的了,剧情安排材料组织都十分考究,好像一个常胜将军一样,将手里的棋子进退攻守安排得相当妥帖合宜。没有过分的悬念,没有过分的拖沓。他总是能在你似乎马上将要忘记一个伏笔的时候,突然转动笔锋;也总是能在你对不相关的描述几乎要失去耐性的时候,告诉你这些“废话”的真正用意。尤其在接近尾声的那场洪水的描述中,我才觉得真正领教到了路遥用笔头指点江山的那种气概。 尽管书里描述的洪水局势越来越紧张,但我却不知道这紧张后面有什么用意,我的思路还停留在矿工孙少平和省报记者田晓霞那真挚、默契、强壮有力,但又看不到未来的爱情中,急切地想知道路遥要在何处安放他们的爱情,难道这部“茅盾文学奖”竟然也要不例外地用这种无聊的描述来草草收了这个连着虎头的蛇尾么?不,路遥马上用田晓霞的死无声地回答了我。在省委书记亲赴的洪水现场和路遥为我们铺开的紧张场面的衬托下,田晓霞毫无先兆的死似乎变得很安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令人感动,超越了阶级与贫富,更跨越了生死,是精神上的交流。晓霞虽出生在富足的家庭,精神层次却远高出旁人,她关心时事,对生活有深刻的思索,作为少平的导师,将他带入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在晓霞面前,他们是平等的,没有身份的差距,他们相互理解,谈论文学和理想,即使晓霞的优秀让少平自卑,他心里依然在期盼着他们的未来。我相信大部分读到这里的人都跟我一样,正在满腹狐疑的期待着一个转机的出现,一个将少平和晓霞这种好似正在艰难地爬着山坡的爱情彻底拯救的转机,但如果我是路遥的话,我也不知道这个场该怎么收,是少平跳到省城去过城里人的生活?还是晓霞心甘情愿放弃她所喜爱的职业?抑或是像他哥少安一样,面对貌似不合门户条件的爱人,只能各走各的路呢?可这些似乎没有一个能让人从中获得一种信念或者明白一个道理,如果结果真的在这其中的话,《平凡的世界》就成了《平庸的世界》、《无奈的世界》了。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最好的答案是:让晓霞死,于是少平和晓霞的爱就永恒了。以我的理解,这并不是说人对于命运只能阿Q式地接受,说一些安慰别人和自己的无奈的话或者嘲弄老天的风凉话,而是要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有它本身的价值,平凡但不平庸,生活形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向上的生活精神和一种坚定的生活态度。 如果没有倒数第二章最后那句讨厌的、而且没有什么意义的“原西县医院对秀莲的论断结果是:肺癌”这句话,我想书中最幸福的人应该算是孙少安夫妇了。尽管少安面对润叶的情书,只能令人沮丧地毫无表现,让他们之间的感情(姑且算不上是真正的爱情吧)不得不屈服于生活,但我却认为,这也或多或少地敦促了秀莲和少安的相见和相爱。从秀莲不要彩礼进了孙家的门开始,感情和睦、男耕女织般生活的两人就一直是感情上的“冒尖户”,从始至终都没有人可以超越,他们在黄土地这个天然的大砖窑里烧出了钻石一样的爱情。秀莲这个贤妻对少安体贴入微,对老人也丝毫没有过分的要求,在少安最困难的时候给与他母亲般的爱抚和安慰,用路遥自己的话,“温暖的女人的怀抱,对男人来说,永远就像港湾对于远航的船、襁褓对于婴儿一般的重要。这怀抱像大地一样宽阔而深厚,抚慰着男儿们创伤的心灵,给他温暖,快乐和重新投入风暴的力量!”。贤内助如此,夫复何求?当然,少安对秀莲那也是无可挑剔的,他吃苦耐劳,忠厚善良,靠辛勤的劳动赢取生活,虽然仅仅是一队队长,但从他冒着“走资派”风险尝试责任制的勇气来看,他为村民谋福利之心,根本不是田福堂可以望其项背的。他借钱买驴拉砖、辛苦开办砖厂,为一家老少的生活奔波,毫无二心,不愧为家里的大哥。秀莲从丈夫那儿感觉到的也是真正的男子汉气魄,即使是她一些出于感情的私心,比如箍窑洞和分家,也都是建立在完全合情合理的需要之上的,这其实也为少安的家庭生活平添一些乐趣,少安对于她的这些要求,也在尽己所能不弗其意。对他们夫妇而言,生活的贫苦只不过是脚下的黄土,虽然时时行走其上,但也不必刻刻念及。他们在贫瘠的黄土中相濡以沫的爱情正是这平凡的世界中最美丽的故事。 而弟弟孙少平的情况就完全相反了。他有思想有文化,对看书的追求走到哪里都不会变,无论从文韬还是武略上来讲,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优秀青年。他不甘在双水村被生活洗褪了色,成为晓霞口中那个“肩膀上搭着个褡裢,在石圪节街上瞅着买个便宜猪娃;为几报柴禾或者一颗鸡蛋,和邻居打得头破血流。牙也不刷,书都扯着糊了粮食囤……”的人,于是踏上了他自己的生活之路。当小工的苦,他毫无怨言,对于那个想当他岳父的曹书记一家人的恩惠,还有惨遭包工头蹂躏的麻木少女小翠也做出了由他的文化气质所决定的应有的行动,这都是值得褒奖的,而我更要赞赏的是他能够坚持当一名在工地房屋里点灯看书的“揽工汉”,不仅自食其力,还为他的家庭做出他应该做的事情——给妹妹寄生活费。这些无疑都是在一种真正的生活态度的支撑下才可能实现的事情,无论是在双水村当教师时还是后来兰香的男朋友吴仲平可以把他从煤矿中调出来时,他都完全可以选择那些看起来更堂皇更轻松的生活形式,但他从来就没有对自己选择的生活形式产生半点怀疑和犹豫。 可是命运没有给这个道德“冒尖户”丝毫垂怜,可以说,他除了比少安多上了几年中学,以及和晓霞之间的那种纯洁崇高的精神恋爱,再也没有比少安得到的更多地方。少安受过的苦,他也都受过,要穷就穷的是一家人,少安在圪崂里受批斗的时候,少平也在学校里吃着黑馍;少安没受过的苦,他也受过,当小工,当矿工都不算什么,失去挚爱的人之后仍然屹立在生活中,这需要付出多少的心力和忍受多大的苦痛啊!谁料想,晓霞死后他又被他已经离不开了的大牙湾煤矿雪上加霜地毁了容。平凡的人啊!那本该让你值得骄傲的平凡给予你的到底是什么呢? 孙家平凡的老老小小,上至老祖母,下到虎子燕子四代人(也算上猫蛋狗蛋吧),也都还算平平安安,就连嫁给了逛鬼王满银并且一直深爱着他的大姐兰花,尽管也因为那个“南洋女人”吃过老鼠药,但最后也算是因为这个逛鬼的大彻大悟将自己的家修成了正果。 文章自始至终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对每个人的描写都可谓淋漓尽致。作者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平凡的,但他们都有着不一样的鲜明的特点,正是这种对比鲜明的特点,让我们几乎从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的一点点影子,人物积极向上的性格能激励我们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相反,能把人物刻画的让人讨厌,也是大师级的手笔,还能让我们不禁反思,我们身上是不是也有这种小人的某些特质,从而让我们自我改进,自我反思。 作者:王赛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