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宝: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09日 | ||
创造生活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我知道龙应台还是从妻子那里得来的信息。妻子虽然在高中教数学,但闲暇时间也读读喜欢的书籍。因为根据兴趣爱好每个人选择的书籍门类有所区别,我们就互相交换着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真佩服。龙应台不一般,被称为:“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她的作品对台湾甚至大陆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人生三书”之三《目送》共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目送》整本书的词语话句虽没有遮遮掩掩,很直白的把一个个故事摆在了读者面前,却也写出了深邃、忧伤和美丽。 《目送》中云:“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确然,人走一世,在人生旅途上怎么个走法还得靠自己掌握。浩瀚世界,人们在每一次擦肩之时匆匆而过。我认为,世界上可以分为三类人,一类承受生活,感觉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似的,就随波逐流地活到老;再一类迎接生活,他们认为生活好比一副扑克牌,虽然牌面的内容已经定型,但出牌方法由自己说了算;另一类梦想创造生活,他们觉得生活就是一张空白的画纸,美好的图景得由自己去勾画。 《目送》中云:“时光,是停留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知否,创造生活就是将暗淡变成辉煌,将平庸变成高尚;创造生活就是修剪征程中的繁枝冗叶,给生命之树留有更高的生长空间;创造生活更应是一场痛痛快快地有着无限激情的挑战。 《目送》中云:“《星夜》,在我看来,其实是一副地图 ——凡·高灵魂出走的地图,画出了他神驰的旅行线路:从教堂的尖塔到天空里一颗很大、很亮、很低的星,这颗星,又活又热烈,而且很低,低到你觉得教堂的尖塔一不小心就会钩到它。”在这里,星,希望的象征。是的,创造生活需要创造希望。希望在,就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希望在,就不会让梦想的归宿若隐若现般毫无意义;希望在,就有了无穷的动力。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创造希望就创造了人生最大的财富。一颗充满梦想的心就像有着笔直强健躯干扎根泥土里的向日葵,永远带领我们迈向朝阳的方向。 《目送》中云:“路过一场草地上的婚礼。白色的帐篷一簇一簇搭在绿色的草坪上,海风习习,明月当空,凤凰木的细叶在夜空里飘散,像落花微微。几百个宾客坐在月光里,乐队正吹着欢愉的小喇叭。”浪漫的场景,美丽的心情。要懂得,创造生活还需要创造激情。没有激情,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没有激情,就像鱼儿没有了水;没有激情,就像花儿没有阳光。生活好比一艘船 ,那激情就是将船儿带向彼岸的帆。生活好比一条路,那激情就是漫漫风尘中的万丈雄心。人生的路上风风雨雨,我们挣扎着,奋斗着。创造激情即是创造豁达的心境;创造激情即是创造坦荡的胸襟;创造激情即是创造美丽的执著。 《目送》中云:“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简单的日子,浓浓的暖意。很对,创造生活更需要创造生活的内容。当然,创造生活的内容就是在不断从指缝间流走的岁月里加上一颗常常感悟、感恩的心。每天的太阳是新的,每天的自己是新的,每天的生活是新的。你看,每天有亲人朝夕相伴,每天有同事同舟共战,每天有朋友嘘寒问暖。何必怨天尤人,何必唉声叹气,何必好高骛远。请在人生的旅途中开辟一片蜂飞蝶舞的芳草地,让你的生活如同枝头上小鸟的歌唱,让你的生活如汩汩的河流在欢快的流淌。 《目送》中云:“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是的,学会创造生活,生命便展示给你一片常看常新的风景。创造生活,我们才能走过幼稚。创造生活,我们才能走向丰盈。随着风儿告诉大地,心中的那份渴望,在星星陪伴的夜晚更加明澈。我们的梦是甜的。一切都是美的。回首过去,炊烟渺渺,展望未来,近在黎明时分,让我们勇敢飞翔。 |
||
|
||
【关闭】 | ||
|
||